3月7日至9日,由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主办,县级医院发展分会、基层卫生分会、医院分会等16个分支机构承办的中医药创新发展交流会暨参加第32届成都医疗健康博览会在成都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5-6链接馆成功举办。
随着健康观念的升级,中医药这一民族瑰宝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举办“中医药创新发展交流会”,旨在通过分享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及院内制剂等领域的守正创新模式,交流创新理念与经验,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期,与会者还参观了第32届成都医疗健康博览会。
此次盛会的主题是“交流守正创新之道,共筑服务能力新高”。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会长王笳、常务副会长刘江、顾问熊伟,基层卫生分会会长袁辉,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王超,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前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毅,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校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舒红平,四川省骨科医院制剂室主任涂禾等160余位来自全省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及中医药教育、产业相关人士齐聚一堂。秘书长公丕安主持会议开幕式。
自今年1月以来,人工智能在Deepseek的引领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对于中医医疗机构和从业者而言,如何顺应这一“时势”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从长远来看,我们更需立足中医药的创新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西医结合,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内功,主动塑造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融入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全链条。
王笳在致辞中指出,四川省中医药信息学会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紧跟“时势”,同时积极造就“时势”,抓住人工智能时代中医药创新发展的机遇。他鼓励大家多观察、多记录、多提问,绘制属于自己的医疗健康行业“地形图”,深入了解市场行情、学术前沿及商贸合作机会,为中医药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盛会邀请了省内中医药领域的泰斗级专家,从宏观层面的中医药创新发展政策解读、中西医结合的创新实践与发展前景,到微观层面的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再到中药院内制剂及临方制剂的技术探讨,以及数智驱动下的医学诊疗服务探索,专家们交流了新理念、新思路,为中医药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大会进一步丰富各位与会者对新时代医疗健康产业趋势和新兴技术的感性认识,使大家更加清晰地把握行业动态。深入探讨医疗健康产业的未来走向,解析各类前沿技术如何推动产业变革,以及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与前景。
精彩回放·学会分享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前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张毅教授,以其深厚的中医药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大家带来了《中医药的发展创新》的学术分享。他从当前Deepseek AI引领作用,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中医药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四川省骨科医院制剂室主任涂禾博士,凭借其对中药制剂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了题为《中药院内制剂及临方制剂》的学术分享。他详细介绍了中药院内制剂及临方制剂的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王超教授,以其卓越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和前瞻性的学术视野,为大家带来了《中西医结合的创新实践与发展前景》的学术分享。他深入剖析了中西医结合在当前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中西医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前校长、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王飞教授,以其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和深厚的中医药学底蕴,作了题为《中医药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的学术分享。他分享了中医药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并探讨了如何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舒红平博士,以其对数智医疗领域的深入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为大家带来了《数智驱动下的医学诊疗服务探索》的学术分享。他详细阐述了数智技术在医学诊疗服务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思考。(王厚军)